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马克吐温 故事 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集

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集

#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集|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当然,马克.吐温也不是天生的幽默大师,他其实也是花了大半辈子才真正理解幽默的层次。他最早期的一些作品,比如《卡县跳蛙》,比如《我的表》,别说高级的幽默,甚至连高级的滑稽都算不上,只能说是平平无奇的拙劣的滑稽。《卡县跳蛙》讲了一个家伙训练一只青蛙跟人打赌被骗的故事,而《我的表》说是自己的手表被乱七八糟的修表匠修得一塌糊涂的故事,读完之后除了让人觉得主人公都是智障之外,并没有太多意思。

不过,马克.吐温的功夫在五六年间就得到了飞快的长进。或者说,他从刚入门的滑稽小生迅速变成了滑稽大王。大概从1870年开始,马克.吐温的作品就变得非常有趣了。1870年写下的一系列短篇,比如著名的《竞选州长》、《我怎样编辑农业报》,1871年的《田纳西的新闻界》以及1878年的《麦克威廉士夫妇对膜性喉炎的经验》、1880年的《麦克威廉士太太和闪电》都写得妙趣横生。

《竞选州长》、《我怎样编辑农业报》以及《田纳西的新闻界》都是用来嘲笑媒体的。可能是因为马克.吐温本人就当过新闻记者,他对新闻界里头那些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不顾事实只想博取大众眼球的心态以及疯狂煽动读者激情的伎俩了如指掌,所以尽管故事写得夸张、离奇,哈哈镜一般,但里面包含着的“真实”的东西着实让每一个读者都能轻易捕捉。哪怕到今天,我们对此也能够感同身受,因为当下的传统报纸行业虽然已是日落西山红霞飞的惨淡模样,但异军突起的某些自媒体在荒唐、无耻、极端、煽动方面无不更胜一筹。

我们不妨以《竞选州长》为例感受一下马克.吐温的的风格。作者在第一段写到:

几个月以前,我被提名为独立党的纽约州长候选人,与斯蒂瓦特.伍德福先生和约翰.霍夫曼先生竞选。我总觉得我有一个显著的长处胜过这两位先生,那就是—声望还好…….近几年来,他们显然对各式各样可耻的罪行都很熟悉。但是正当我还在赞美自己的长处,并暗自因此而得意的时候,却有一股不愉快的浑浊潜流搅浑了我那快乐心情的深处…….

这潜流是什么呢?原来是为马克.吐温的竞争对手摇旗呐喊的报纸变本加厉,无尽无休的栽赃和诽谤。它们通过有鼻子有眼的生动虚构,强行赋予平生从没有干过一件可羞耻的事情的马克.吐温一系列的光荣头衔。在这家报纸的故事里,马克.吐温是【无耻的伪证制造者】,在那家报纸上则摇身一变成了【蒙大拿的小偷】,在第三家报纸上是声名狼藉的【盗尸犯】,而另一家报纸上又变成了【酒疯子先生】…….总而言之,为了赢得竞选,各种离奇脏水一盆又一盆,劈头盖脸,即便完全没影的事儿一到报纸的嘴里也成了板上钉钉的罪证。最后,在众多报纸的联合围剿下,马克.吐温终于心力交瘁,甘拜下风,主动退出了竞选。

这个故事相当有趣,即便在今天的美国总统竞选中,那些为政客们拉选票,操纵民意的媒体路数也没有什么长进。此外,两篇《麦克威廉士太太》也很非常有意思。在这小说里,作者以夸张的手法将已婚妇女的神经质刻画得活灵活现。你要知道,那些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胡说八道的知识一旦被固执地当做真理,再加上妇女吵架上的天赋异禀,日常生活想不滑稽都难如登天。

不用更多的例子,我们也能看出,这个时候的马克.吐温已经脱离了最初的荒唐滑稽,至少有意识地在故事里面装入来源于生活真实的内容。他开始敏锐地提取生活元素,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趣味极度放大、突出,犹如在创作一张张生活漫画,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这是我个人觉得马克.吐温最为美妙的一些作品。因为在这些作品里,他故事的骨架是真实的生活,血肉是夸张的揉捏,情感是轻松的幽默或辛辣的讽刺。这种技艺已经不负滑稽大王之名了。然而,马克.吐温并没有止步于此,随着他对美国、对生活,尤其对美国式生活现实的认识日益深刻,他甚至抛弃了最初自己娱乐大众的定位,越来越逼近真实的社会。他幽默中的滑稽的成分日益稀薄,而讽刺力度却逐渐加强。在他晚期创作的《一个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和《百万美元》中,读者可能依然会发笑,但这笑容里估计充满了苦涩。因为无论是谁都能看出这样一个事实:作者并非简单地图人一乐而已,他只是借着幽默的口气对金元世界加以热讽,对被金元扭曲了的人心加以冷嘲。

马克.吐温变了。变的不是文字的风格,因为他的文字依然流畅,依然通俗,依然文采飞扬,真正改变的,是他的视角和态度。这个时候的马克.吐温自己估计也很伤心的吧。毕竟,一个日渐看到生活真相的人,怎么可能没心没肺地故作轻松下去?一个自己戳破了曾经美梦的人,怎么可能还继续拿谎言来慰藉自己?

但也正因为如此,马克.吐温变得真正幽默起来了,他逐渐真正理解了幽默的意义。他说:

只有建立在真实生活基础上的幽默才会不朽……很多人都不了解这一点,就是一个幽默作家也应该有严肃的著作家所具备的那种观察、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这段话真是令人不胜感慨,不胜惋惜。如果马克.吐温能够多活一些时候,想必会有更多的佳作存留。这就好像他耗费一生终于练成了绝世武功,却没来得及施展那巅峰的表演,就带着遗憾而离世。值得庆幸的是,即便如此,他也已留下足够的作品,留下了最珍贵的感悟,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里,这大概算是上帝格外的恩宠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